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:神经发育中的脂质重塑,揭示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相关分子机制

鼠脑和人神经元培养物的脂质组分析揭示了Mboat7在mTOR依赖性神经元迁移中的作用

2025年1月,Rady儿童基因组医学研究所、加利福尼亚大学和Scripps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》(IF: 15.8)上发表了题为“Lipidomic profiling of mouse brain and human neuron cultures reveals a role for Mboat7 in mTOR-dependent neuronal migration”的研究论文,揭示了与隐性MBOAT7神经发育、自闭症和癫痫疾病相关的分子机制,展示了神经发育过程中小鼠和人类神经组织中PI甘油脂质组的高度动态调节。

 亮点概述:
  • 多不饱和脂质的积累是神经发生的一种自然特性。

  • 确定了MBOAT7和脑脂质组在皮质发育中的作用。

 研究背景:

脑脂质占脑重量的一半,通常分为脂肪酸、甘油酯、甾醇、鞘脂和磷脂。超过70%的哺乳动物磷脂酰肌醇(PI)由多不饱和花生四烯酸(AA; 20:4)组成,调节磷脂酰肌醇3-激酶(PI3K)/Akt激酶/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(mTOR)和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。脂质调节基因的突变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常见原因,包括那些调节PI和PI3K信号传导的基因。膜结合O-酰基转移酶(MBOAT7)编码PI合成中的关键酰基转移酶,并在由神经发育迟缓和癫痫导致的自闭症相关疾病中会发生突变。皮层神经发生主要在小鼠的胚胎期第12.5天(E12.5)到出生之间,以及在人类妊娠后第10周左右(孕后天数(PCD)第70天),并在妊娠第20周(PCD 140)达到高峰。皮质发生受到多重信号级联的影响,包括mTOR,它有助于调节增殖、细胞存活、分化和迁移。尽管自闭症和癫痫等神经发育障碍的遗传基础已经取得了快速进展,但潜在的机制和疗法仍然缺乏。

 

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原位杂交实验,研究人员发现Mboat7在多个器官系统中表达,并且在小鼠胚胎期大脑中广泛表达;Mboat7基因敲除(KO)小鼠的大脑呈现出皮质发育不良,伴随mTOR信号传导增强;Mboat7 缺失所产生的影响很可能是神经祖细胞所特有的,这反驳了全身性代谢疾病这一观点。

为了研究Mboat7表型出现时的小鼠脂质组,研究人员使用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(LC-MS/MS),对E12.5、E13.5、E14.5和E16.5的小鼠脑神经组织的溶血磷脂酰肌醇(LPI)、PI、甘油二酯(DAG)、甘油三酯(TAGs)以及单甘酯(MAGs)进行了分析。首先着重建立一个基线脂质组资源,并发现在神经发生过程中各类脂质的相对丰度是高度动态变化的。随着时间的变化,多不饱和的LPI、PI、DAG和MAGs增加,而饱和的LPI、PI、DAG和MAGs减少。与饱和脂质相比,多不饱TAG、以及多不饱和、单不饱和的PI、DAG和MAGs积累变化更为显著。

 

小鼠神经发生过程中动态的PI重塑

为了建立这一资源并与人类神经细胞比较,研究人员将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(iPSC)衍生神经祖细胞(NPCs)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混合培养物,每2周收集样本一次,共收集8周,并进行靶向脂质组检测。结果发现,同小鼠神经组织一致,这些细胞的脂质组在分化过程中展现出高度动态变化,不同时间点测量的脂质种类的相关性逐渐降低。LPI和PI的含量增加,DAG和TAGs的变化很大,而MAGs含量减少;在NPCs中,多不饱和和单不饱和PI的积累量明显少于饱和PI,而LPI、DAG、TAGs和MAGs的变化与小鼠脑神经组织相符。对比了在不同时间点的混合培养物和发育中的鼠脑所测脂质中AA的组成情况,发现虽然在鼠脑和混合培养物中大多数PI含有20:4 AA,但在混合细胞培养物中不到一半的DAG含有AA;在小鼠中,大多数DAG含有AA,并被传递到下游MAGs中。

 

多不饱和TAGs在人NPCs分化过程中积累

鉴于某些差异可能是由于体内外环境不同所致,接下来研究人员检测了PCDs85、101、117和130(对应中期妊娠)的人脑甘油脂质组。与源自NPCs的样本和小鼠神经组织相比,人脑组织含AA的LPI含量相近,但含AA的PI、DAG和MAGs的含量更高。相比培养的人类细胞,人类和小鼠的体内组织之间更加相似,尤其在多不饱和、单不饱和以及饱和脂质方面。与NPCs对比,体内组织中多不饱和MAGs的占比更高,且主要由2-花生四烯酰甘油(2-AG)组成。

为分析Mboat7缺失对大脑甘油脂质组的影响,研究人员检测了E13.5和P0时的LPI、PI、DAG、TAGs以及MAGs,发现杂合子(HET)小鼠和野生型(WT)小鼠的情况非常相似,而KO小鼠的脂质组发生改变。在KO小鼠中LPI显著积累,从E13.5到P0的差异增加了约2000%,PI和DAG仅减少了约20%;除了总PI浓度降低外,含AA的PI减少,而非AA的PI增加。从 E13.5 到 P0 阶段,LPI、PI和DAG的脂质重塑受到了干扰。与WT小鼠相比,KO小鼠中的单不饱和LPI和DAG减少,单不饱和PI增加,且所有测得的多不饱和脂质均减少。在KO小鼠中多不饱和TAG减少,饱和TAG增加,表明MBOAT7小鼠的重塑缺陷超出了PI和LPI的范围。这些结果表明Mboat7是整个多不饱和甘油脂质组的调节因子,不仅针对 PI。

 

在发育中的小鼠大脑中缺失Mboat7导致脂质组成改变和未能积累多不饱和TAGs

为研究MBOAT7缺陷对人神经元脂质组影响,研究人员将iPSCs分化为诱导神经元(iNeurons)并每周收集一次样本,共收集4周。与NPCs一样,研究人员发现iNeurons的甘油脂质组在分化过程中高度动态,不同时间点之间整个脂质谱的相关性降低;不同影响状态的脂质谱是不同的。相对未受影响的供体组,受影响供体组在WK2和WK3时LPI显著性增加;在WK1时LPI显著上升、TAGs显著下降;在WK1和WK3时总PI没有变化但不含AA的PI显著增加,单不饱和PI和多不饱和TAGs的比例增加;在WK0-3期间多不饱和PI增加较高(18:0/20:4 PI增加),同时多不饱和DAG和TAGs减少。研究人员也直接测量了小鼠组织和人类成纤维细胞中的AA浓度,但与MBOAT7基因型相比没有发现变化,这表明AA对MBOAT7表型没有贡献。

MBOAT7突变供体来源的iNeuron表现脂质组改变和多不饱和TAG合成减少 

上述结果表明多不饱和脂质的积累是神经发生的一种自然特性,而MBOAT7的缺失会破坏这一特性,进而导致脂质组广泛紊乱,其中还伴有大量LPI的积累。而研究人员通过直接注射LPI或者采用药物抑制Mboat7的方式可以重现这些表型,并且通过抑制PI3K或mTOR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挽救这些异常情况。

总之,研究人员揭示了神经发育过程中脂质重塑的作用,并涉及神经元迁移中的脂质调节,揭示了治疗MBOAT7缺乏症的潜在途径。

 

收藏